近年来,上林县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,不断挖掘特色民族文化,不断提高社会民族认同感,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。
一、凸显民族特色元素,打造壮族风情特色县城。2016-2018年,上林县先后投入1.2亿元对县城及主要景区沿线实施壮乡民族风情民居风貌改造工程,大手笔高品位推进城镇化建设,并融入铜鼓、壮锦、杆栏、渡河公、寿、福、龙尾等壮族特色文化元素,打造壮族风情特色县城,突出民族文化品位。
二、壮汉双语路牌标识,提升“壮族老家”形象。上林县结合创建“壮族老家·养生上林”旅游名县工作,将县城街道100多张路牌全部改用壮汉双语标识。各乡镇综合示范村、民俗民居村指示牌也用上壮汉两种文字标识,真正体现了“壮族老家”的民族元素,使壮文社会应用取得新的进展。
三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,发展特色旅游。上林具有壮瑶民族文化、慈孝文化、寿康文化、佛教文化等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唐城唐碑、三里歌圩、徐霞客足迹等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,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,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生态旅游养生节、三里渡河公节、白圩万寿节、塘红龙母文化节、木山乡卢於春社、镇圩瑶族乡达努节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活动,建设壮族博物馆和壮族老家剧场,编制大型歌舞剧《霞客壮乡行》、制作《上林似锦》原生态音乐诗画专辑,使壮族民俗风情表演常态化。
四、开展民族古籍收集、整理,满足群众文化需求。上林县积极开展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,搜集整理民族古籍编目519条,出版了《上林故事》《上林民俗风情》等书籍。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进一步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需求。目前,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壮剧团45个,壮剧团人员近1000人,每年壮剧团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演出200场次以上。文化展演、体育活动、节日庆典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,极大地活跃了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,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世界。